top of page
搜尋

土魠魚

  • juvart7
  • 2014年1月1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又到了土魠盛產的季節了,土魠可是愈接近過年愈好吃,也是澎湖人家必備的年菜之一。

怎麼說呢?土魠在愈接近過年時才會迴游到澎湖的近岸,

而只有到了近岸水域的土魠會開始變肥美,所以買土魠的時候肉色可是很重要的。

肉色要白,代表著體內充滿著油脂,這樣的土魠才會好吃。

但是很可惜的,冬天的澎湖可不是那麼好過日子的…………..

動不動就是吹十級風,以去年 12 月為例,大約連續吹了三週的十級風。

根本沒有漁船可以出海捕捉土魠,

終於在年初等到了三天的好天氣,漁民幾乎全員出動捕魚去,於是整個澎湖魚市場幾乎都被土魠淹沒了。

出大量的後果就是這樣了…..這就是用浮網所抓的土魠了,也只有浮網才能提供大量。

各位可以看到土魠身上傷痕累累,甚至還有破皮的,最重要的是一副不怎麼新鮮的樣子!

為什麼呢?因為用網具捕捉,土魠什麼時候上網根本無法預測,

而土魠這種高速迴游的魚種,要維持一定的高體溫肌肉才能有足夠使用的肌力。

卡在網子裡放了一個流水(潮汐循環)、兩個流水後,魚肉都已經開始分解了。

所以整隻都會呈現軟軟的態勢,這就是不新鮮的證明了。

偏偏很多台北人還以為魚要軟軟的才是新鮮的…………

這麼高體溫的魚種,死亡後一定要讓體內細胞的代謝儘快停下來。

若不立刻降溫,其實對魚肉品質會有很不好的影響。

如果是豬肉的話是會變成暗黑肉(DFD),魚的話我就不知道會不會產生 DFD 了。

但是 DFD 原理是相同的。所以我想應該會是會產生吧?

這可就是用釣的土魠了。你看身體多乾淨、完全沒有傷痕。

而且連皮膚都還有光澤呢!這才是真正新鮮的證據。

用釣的土魠一次最多釣兩尾,所以有時間慢慢處理,釣上來後可以直接放入冰庫中。

魚體儘速進冰庫才能快速降溫保鮮。

而用網的因為一次抓到數量太多,所以只能整堆的堆在甲板上趕著進港。

新鮮度當然就降低囉!

好了,再來就是重點了,同一天(20140108)的市場批發行情。

手釣的土魠一公斤近 1000 元,這是整尾買的價錢喔!

所以頭、尾、內臟可是全部都一起秤重,如果扣除掉,一公斤成本大約就 1400 元了。

而網具捉的呢?一公斤才 300-350 元!10 公斤以內的整尾買起來不用 3000 元!

所以也難怪澎湖有句俗話,就是說買土魠不要問價格。

這裡說的不要問不是說不問多少錢就買下去,而是說買了土魠不需要去和別人比較價格。

因為不同品相、不同漁法的土魠價差真的非常非常的大!

而各位這個月收到的就是 14 公斤級的近岸釣獲土魠,很貴,但是真的值得!


 
 
 

Comments


  • Facebook Clean
  • Twitter Clean
bottom of page